贤惠妻子不离不弃照顾瘫痪丈夫10年

  (通讯员:杨远彦 杨丽华 王雯)

  “无论富贵或贫穷,无论健康或疾病,都将相守相依,不离不弃。”这是结婚时的誓言,也是一生的承诺。在镇安县永乐镇岭南路有这样一位美丽端庄,乐观向上,坚忍不拔,信守承诺的好妻子,她叫曹述娥,今年48岁。10年前,她的丈夫石从刚突遭意外,下肢瘫痪,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家庭全部重担,始终与丈夫风雨同路,不离不弃。

14.jpg

  夫妻同心  四处筹钱给患病孩子治病

  干净的院落、整洁的房间、温馨的小家……5月8日,笔者通过提前联系,走进曹述娥家中,只见她正在给丈夫石从刚做按摩。年轻时,曹述娥被丈夫吃苦耐劳、善良朴实的品质所打动,2000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2022年6月,生育孩子。孩子的到来,给他们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也增添了幸福。天有不测风云,通过检查得知,孩子患有地中海贫血(也称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得知这个消息,他们伤心欲绝,欲哭无泪。把孩子送到西安儿童医院和交大一附院接受治疗。为了让孩子们早日康复,她四处筹钱,给孩子治疗。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亲戚与朋友的帮助下,2009年10月孩子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进行手术,手术康复后在家治疗。

1.jpg

  为了过好日子  丈夫四处奔波身患重病

  天有不测之风云,人有旦夕之福祸。正当日子即将走入正轨的时候,可谁能料到,2013年她丈夫突发脑溢血,开颅手术后颅内感染住院半年,勉强保住了性命,然而完全失忆了,生活失能了,成为植物人。“家里的顶梁柱塌了,她一度无法接受,情绪,欲哭无泪。”振奋精神之后,但曹述娥明白,只要丈夫还在,这个家就是完整的。为此,她很快就振作起来,并对丈夫说“只要我在,这个家就不会散”。

2.jpg

  用爱创造奇迹

  石从刚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失去记忆,在医院治疗大半年后,病情稍微好转,考虑到家庭经济收入有限,只好回家治疗、休养。曹述娥给丈夫喂药、喂饭,定时擦洗全身,坚持每天按摩3次身体,每次不少于半个小时,石从刚最喜欢的就是曹述娥每天带他出去散步和晒太阳。在术后的一年后,她用爱唤醒了丈夫的记忆力,丈夫不再口口声声叫“小姑”了。5月8日15时30分,曹述娥给丈夫穿上外套、鞋子,戴好帽子。丈夫左手拄着拐杖,曹述娥一手抓着他,一手扶着拐杖,她害怕丈夫摔倒,每一步都仔细引导慢慢搀扶。将石从刚搀扶到小区广场,曹述娥已经是满身大汗,再将他小心搀扶到健身器材上,锻炼腿脚和胳膊。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石从刚觉得那是妻子深深的爱意。

16.png

  石从刚的一日三餐,都是曹述娥用小勺或者筷子喂。在曹述娥的细心呵护下,丈夫身上从来没有生过褥疮。感受到了妻子满满的爱,石从刚活下去的勇气倍增。现在,在曹述娥的搀扶和拐杖的作用下,石从刚可以勉强走路。曹述娥带着丈夫去医院检查时,医生和护士吃惊地感叹道:“石从刚现在可以被搀扶着走路,真是一个奇迹。”

  10年来,3650多个日日夜夜,曹述娥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用爱温暖着、守护着病痛中的丈夫,陪伴着孩子成长。工作中,她尽职尽责,在丈夫生病以来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在离学校一墙之隔租住一间民房,每天早上起床,给患病丈夫做好早饭,端到床边给丈夫喂好饭喂好药,她就急忙的到学校上班。中午放学后,再急忙回家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晚上照顾好丈夫后开始备课。

  10年来,不管酷暑严寒,曹述娥都把丈夫的饮食起居照顾得妥妥贴贴。每天,她耐心地帮丈夫洗脸、擦手、喂饭。石从刚下半身没有知觉,长期躺着会长褥疮,曹述娥就定时为他翻身清洗。在多年的坚持和爱的陪伴下,丈夫终于实现了半自理。

  10年来,曹述娥用内心的坚守兑现婚姻的承诺,用无微不至的照顾诠释“丈夫”二字的内涵,用不离不弃的守候谱写一曲爱的赞歌。这位个子瘦小的妇女,虽然看起来普普通通,没有耀眼的身份和荣誉,但是却用最真诚和质朴的行动,传递着人间的真善美,让人们为他竖起大拇指。

陕西城乡劳动就业报刊网.png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