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载不离不弃

  通讯员 杨远彦 戴福汗

  即便岁月改变了许多往事,都改变不了他对妻子的爱——镇安县铁厂镇姬家河村的一位普通农民沈吉富二十八年如一日照顾着瘫痪在床的妻子,从青春年华到鬓发斑白,岁月的艰辛压倒了他的身躯,但从未摧毁他对妻子的爱。他每天都照顾妻子起居饮食,给她擦身、换衣服,不言弃、不嫌累,28年如一日,不离不弃地守护着这个家。

  精心照顾妻子

  说起沈吉富,邻居们对他都是赞不绝口。1990年6月,沈吉富经媒人介绍与同村的姑娘杨玉容结为夫妻,杨玉容当年20岁,夫妻二人勤俭持家,相亲相爱,小日子虽然平淡,但有滋有味。结婚第二年,夫妻俩就迎来了他们爱情的结晶,女儿的到来,让一家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美满。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94年的一天,杨玉容在地里干活,突然浑身发烧,先是手脚无力无法干农活,随后四处就医,因家庭贫困,未能及时到大医院治疗,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就这样患肌肉萎缩站不起来。

1.png

  面对不幸,沈吉富没有退却,选择了坚守。28年来,他用所有的爱陪伴着瘫痪的妻子,悉心照顾老人和孩子。为了照顾妻子,不能外出干活。

  每天天没亮,沈吉富就起床煮饭,然后帮妻子洗漱、喂饭,接着下地干活,午饭、晚饭得按时回来准备好,照顾一家老小。他无怨无悔地端屎端尿,护理妻子,每天坚持帮她擦身。这些年来,沈吉富悉心照料病妻,杨玉容身上没长过一处褥疮,房间里没有一点异味。

  用责任守护

  甜蜜不是爱情的标尺,艰难更能映照爱情的珍贵。杨玉容刚刚发病时,只是腿上没劲,勉强还能支撑着给沈吉富做做饭,干点家务活。但随着病情的加重,杨玉容连床都下不来了。面对这样一个病人,当时好多人都说风凉话,劝沈吉富“何必活得这么辛苦,该放下就放下”。但沈吉富拒绝了别人的“好意”。为了治好妻子的病,他常年在家陪护,四处寻医,只能守着自家的几亩农田。天气好的时候,他不仅要操持家务,还要照顾妻子,从早晨起来端水给妻子洗脸、梳头,擦洗身体,到把早饭做好后送到她床前,扶起来一口一口的喂到嘴里,再到收拾屋子、伺候妻子大小便……这样坚守了28年。妻子患病28年,一次次的求医、住院,早已花费家庭的积蓄。现在沈吉富家里开支靠孩子外出务工和自己在本地打零工维持。生活在困难,他从不放弃,他用坚强的意志扛起生活的重担,既做爹又做妈,独自把三个孩子养大成人,目前两个女儿已经出嫁,小儿子在新疆务工。

  用言行做好表率

  这位不懂甜言蜜语的农民,却用行动照顾妻子28年。近年来,他的两个女儿已经出嫁,沈吉富家庭状况有所改善。他照顾妻子的事迹在当地传开,当地村民都为他竖起大拇指。如今,沈吉富每天早晨和下午将妻子从房间的床上抱到大门口的椅子上坐下休息,有时还用轮椅推着妻子到小区里转转,让妻子看看小区里的变化,呼吸新鲜空气。说起丈夫的好,杨玉容总是满脸的感激。她告诉笔者,28年来,丈夫对他悉心照顾,从来没有在她面前红过一次脸,每当她烦躁发脾气时,丈夫总是给她以笑脸,每当她意志消沉时,丈夫总是给她予以鼓励,她说,感谢上天这辈子让她遇到了一个好人,不然自己可能早已经离开人世了。28年过去了,沈吉富已经由当年的年轻人变为两个孩子的爷爷。沈吉富表示,做人要有良心,妻子年轻时为我生儿育女,受了很多罪,只要自己活着一天,就会用心照顾好妻子的每一天。他用自己对妻子深沉的爱诠释着什么是担当,用自己行动撑起了爱的一片天地,赢得当地群众普遍赞誉和一致好评。

  患难见真情,夫妻俩的相伴相守诠释了“婚姻”二字的深刻内涵。他用行动照顾瘫痪妻子28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男人的责任和担当。

关注我们

网权声明 网站简介 网站纠错 互助互利 平台团队 平台联系 在线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