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翠銮,女,197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西乡县茶镇茶镇村文书。作为一名外地媳妇,她至情至善倾大爱,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孝老爱亲的美德。她竭尽孝道,十年如一日,用无私的双手托起了公公婆婆的老年生活,精心照料,在重情守孝中传递大爱。对待孩子,她以一颗宽容博爱的胸怀,悉心照顾孩子的衣食起居、学习辅导,呵护孩子健康茁壮成长。在众人眼里,她是一位恩爱亲人,孝敬老人的好榜样,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点点滴滴的亲情故事,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
百善孝为先,“孝”源于心,“爱”生于情。孝老爱亲,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先辈传承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2001年,土生土长的山东姑娘张翠銮与茶镇村小伙儿韩靖兵结婚了,他们相识于山东,婚后一致决定回到西乡老家发展。张翠銮从小生活在山东省郓城县一个城镇里,家庭幸福美满,衣食无忧,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一个全新的地方生活,她的心里不禁有点儿担忧、害怕。但凭借着和丈夫两个人的深厚感情,她又鼓足勇气,踏上了这条幸福之路,这一坚守,便是二十年。至今,提到她当初的选择,她依然心怀感恩,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婚后的生活是甜蜜的,他们互敬互爱,家庭和睦。随着孩子的出生,更是给这个家庭增添了无尽的欢乐。一路走来,二十年的坚守,让这个大家庭感情更加稳固。刚到这里的时候,无论是沟通交流还是生活习俗,张翠銮都要克服种种困难,去适应新环境。但她从来都没有抱怨过,总是积极面对生活,孝敬公婆。丈夫长年在外务工,照顾公婆的担子就落在了她一个人身上,老人年纪大了,经常遇到一些突发状况,这个时候,她总会及时领着老人上医院看医生,挂号、取药……忙个不停。虽然他们没有居住在一起,但张翠銮总是把他们的生活安排的妥妥当当,满足他们的一切需求。
去年七月,婆婆不幸摔伤了腿,听闻消息后,张翠銮赶忙回到家中,带婆婆到医院就诊。她忙前忙后一整天,一杯水都没来得及喝。在医院接受完治疗后,她又把婆婆带回了家中悉心照料,每天上班之余,抽空赶回家给婆婆做饭,换药,陪伴老人。就这样,过了数月,婆婆才能下床活动,“她真的很好,这些年让她辛苦了。每一次遇到大事儿,她总是跑在最前面,从无怨言。”说起这位好儿媳,婆婆武元桂直夸赞。
对于张翠銮的付出,丈夫韩靖兵都看在了眼里。“我在外面打工,家里的大事小事多亏了我的妻子。当家里有大事时,我会请假回去,但大大小小的事都是妻子在操劳,她把家里的老小都照顾得很好。”韩靖兵说,儿子很听话,也很懂事,在家里有时候会帮妈妈照顾爷爷奶奶,这都得益于妻子的教育。这么多年,是什么让她坚持了下来?她说,既然嫁给别人当媳妇,就要孝敬公婆、持家有道。“丈夫也经常和我视频聊天,关心家里的情况。”张翠銮说,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在这里就能生活工作的更好。“我会好好照顾公婆和儿子,家人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
张翠銮常对人们说:“父母生我们,养大我们,不容易啊,他们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啊。现在他们老了,我们做子女的要拿出百倍的孝敬来报答父母才对呀!”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在她的影响下,下一代对长辈也都十分的孝顺。正是因为有了子孙们的孝敬,家里的老人才愈发福寿延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幸福安康。
张翠銮只是代表了千千万万个像她这样的外地媳妇,但她情真意切、孝老爱亲的点点滴滴却真真切切地打动着我们。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张翠銮那样,坚守对父母、对家人的责任和义务,懂得感恩,懂得报答,学会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并且在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平凡而又平淡的生活中,去传承孝老爱亲的美德,让孝老爱亲的明灯能照亮更多的家庭,温暖更多的人心。(通讯员 王 虎 李天文)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08 / 08月
05 / 08月
05 / 08月
01 / 08月
15 / 07月
08 / 07月
29 / 05月
29 / 02月
28 / 06月
22 / 05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