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石泉县省级经开区的康达电子有限公司厂区里,整齐划一的流水线操作台前人员密集,工人们埋头加工着电子线束产品,呈现出一派繁忙的生产加工景象。
在厂区紧张有序的忙碌中,有一位身份特殊的“工人”也在忙前跑后,他就是县人社局的干部张军,自石泉康达工厂1月底建成投产后,他就被派到这里,成为了该企业名副其实的“招工保姆”。
为了扩大和稳定企业用工,解决企业发展最关心的劳动力用工保障问题,张军在厂区充当招工宣传的“大喇叭”,为企业和群众搭建就业服务的“连心桥”。
“全职的工资待遇保障好、加班的有多倍工资、满勤的有考勤奖励、周末没有人照看小孩的工厂有托管中心、没办法全职上岗的有家庭工坊,可以把材料带回家加工......”面对不同求职者的顾虑,张军总能准确掌握求职者心理,打消他们的顾虑,促成就业意向。
“要让企业舒心、求职者安心,我这个角色还真不能少!”说起招工他就侃侃而谈:“厂区各生产线情况、各工种的技能要求、各年龄阶段岗位划分我都掌握得很清楚,从带领求职者到厂区参观、报名登记、安排试工再到定岗,都需要我前期预判分流,最终才能“把每个工人安排到最合适的岗位上,只有这样他们才留得下来,安心上班,这就叫个性化招工服务。”张军爽朗的笑声中满是自豪感。
正如他自己发表的感悟那样:“自从今年干了这个岗位,才发现原来的招工对接还是略显粗放,缺乏个性,导致常年招工,企业常年缺工,现在摸对路子了,以后就有招了。”在张军2个多月的辛苦付出下,康达电子厂工人也从开工时的20多人增长到目前的149人,达到了企业每阶段的用工预期。
看似简单的招工工作,实际上是对各级政府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人社系统坚持民生为本、为民办实事解难题的重要体现。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自党史教育开展以来,石泉县人社局认真践行人社人的初心与使命,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首要位置,围绕企业招工和劳动力就业需求,用心用情为企业提供“保姆式”就业服务,为企业发展排忧解难稳定就业。(通讯员 储招贤)
本网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注:凡注明“来源:XXX(非陕西城乡劳动就业网 sxcxldjy.com)”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邮箱:782481785@qq.com】
推荐
27 / 09月
03 / 08月
17 / 01月
15 / 12月
11 / 01月
13 / 10月
27 / 12月
25 / 10月
15 / 08月
17 / 10月
热榜
标签
关注我们